8月12日深夜,26国领导人突然集体变脸,匈牙利被孤零零晾在一边,全票通过支持乌克兰入欧的决议。更魔幻的是,这群人左手举着“停火谈判”的和平旗,右手忙着给乌克兰军火库开续费账单。这种精神分裂式的决策,连基辅街头卖热狗的大爷都忍不住吐槽:“他们是不是以为炮弹能自动长出一张谈判桌?”
欧洲政客们这次把双标艺术玩到了新高度。布鲁塞尔那间镶金边的会议室里,西装革履的官员们用“欧洲未来”这种宏大词汇包装着实际决策——每月多送50辆豹式坦克相当于给俄乌战场按了快进键。德国总理被记者逼问时,那句“军事援助不妨碍外交努力”的辩解,听着就像说“往火场浇汽油有助于灭火”。
看看现实数据就更有意思了。欧盟今年已向乌克兰输送价值210亿欧元的武器,比去年暴涨47%,可同期调停谈判的预算还不到军援的零头。这哪是“以战促和”?分明是给战争发动机疯狂注油。连一向亲欧的《世界报》都忍不住发文:“当和平成为军售广告的slogan,欧洲还剩多少道德信用?”
展开剩余50%欧尔班这次被集体表决架空的场面堪称行为艺术。其他26国代表投票时默契得如同彩排过,只剩匈牙利总理黑着脸当背景板。但戏剧性的是,这些国家内部早就暗流涌动——意大利极右翼政党在议会摔文件抗议,波兰农民开着拖拉机堵住了军援列车通道。所谓“全票通过”,不过是把分歧塞进地毯下的政治表演。
更值得玩味的是欧盟的“分期付款”话术。所谓“入盟谈判启动”实际是张空头支票,乌克兰想真正拿到成员国资格,至少要闯过67项改革关卡。这套路和当年忽悠土耳其一模一样,难怪泽连斯基的回应透着疲惫:“我们感谢……但更需要防空系统。”
深扒欧盟的军火清单会发现惊人利益链。德国莱茵金属股价在过去半年飙涨89%,法国泰雷兹集团刚拿到35亿欧元追加订单。这些军工巨头CEO们嘴上说着“为自由而战”,财报里却诚实记录着东欧冲突带来的超额利润。普通欧洲人正为面包涨价发愁时,没人告诉他们每100欧元税款里就有7.2欧元变成了射向顿巴斯的炮弹。
法国总统那句“不能让俄罗斯赢”的演讲,翻译成商业语言其实就是“不能丢掉东欧军火市场”。毕竟俄乌开战以来,欧盟国防工业产能利用率直接拉到93%,失业率倒是降了。这种靠战争续命的经济模式,比任何和平宣言都更能说明问题。
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讨论。
发布于:江西省